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门从事职业教育、教育培训服务、教育品牌推广、教育及教育衍生产品开发的综合性服务机构,开展对内、对外教育服务与合作。

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——如何推进双创教育

时间:2021-05-27浏览:463

以专业教育为主体依托,融入“双创”意识、精神和能力,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“双创”教育,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、打造“双创”教育升级版的方向和突破口。“‘双创教育强调个性和‘双创能力,而专业教育强调双基和专长,结合专业教育的‘双创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企业家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和推手。”那么,如何推进这个突破口呢?

一、专业课程教材内涵拓展融入

“双创”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,而培养人的重要支点是课程,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最直接体现的就是课程教材的设计,因此,将专业课程教材内涵拓展作为融入的主要途径。

通过专业课程教材内涵拓展融入,不是专业知识点和创新创业知识点的简单相加,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。

一方面,结合各学科特点,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与“双创”有关的案例,及时调整、修改、充实、完善专业课程教材,将创新创业意识、精神和能力融入专业课程教材中,形成“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构成”和人才培养目标,譬如,可以在教材中插入“扩展阅读”模块,引导老师和学生思考案例中的主人翁是如何发挥优势资源,把握商机,又是如何运用思维方式创造商业机会的。

另一方面,建设跨界开放课程体系,对专业课程进行跨专业、跨学科的扩展,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,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真正融入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。创新创业是一个跨学科、多层面的复杂现象,不同学科都从其特定的研究视角出发观察和研究,时代呼唤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。在跨界开放课程体系中,突出基础理论知识、实践能力的培养,设置专业基础课、专业双创前沿课程、跨界选修课程,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,探索新体系下的专业“双创”教育。

二、专业教学融入

教育不仅仅在于学科专业的培养,更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、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素养,影响和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和考虑问题的周全度。专业教学融入是“双创”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方式,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。

(一)更新教学方法

改變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,采用启发式、体验式等新的方法和手段,例如“对分课堂”“基于体验的五步教学法”等,借助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,巧妙、灵活、无缝地将创新创业内容深度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和原教案教学环节中,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学会探索、发现、创造和超越。

(二)提高教授技巧

专业教师要积极采取专业培训、岗位实践、校企交流、主题训练、考核聘任等有力措施,提高自身创新能力,增强创业意识,从而提高教授技巧,更多地将学科发展和社会前沿的创新点、专业创业的成功案例教给学生,使之具备学习的前瞻性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,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创业激情;从整体发展考虑,学校可以组建一个“跨界结合的多元化专家型师资库”,聘请创业人士、风险投资人、社会企业家、职业经理人、知名创业成功校友等优秀人才来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兼职教师,传授搜索专业信息的新方法,帮助学生明确未来职业生涯规划。

三、第二课堂方式融入

第二课堂的方式与一般专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,其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要依托,不同之处表现为专业的实践操作性、系统性和成果转化性。第二课堂融入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,不仅仅是依靠课堂实现专业成果转化率的提升,更是通过包括创业孵化、创业比赛、基于手机App的知识挑战等推动专业成果转化,实施方式可以有:

(一)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基地

通过建设高校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基地,在基地老师专业的指导下,经过一段时间专业性的创业实习,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,能够全方位提高创新创业素养,为大学生提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契机。

(二)创新创业大赛

比赛带动面积日益广泛,2015年,首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长春举行,大赛共有1800余所高校、57000多支团队、20万名大学生参赛,并带动了百万学生参与。除了“互联网+”大赛,其他如创业计划大赛、科技创新大赛、文博会、创交会、“挑战杯”创新创业大赛等,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“资金、技术、智慧、业务”上的支持。

(三)专业创新创业社团实践

专业创新创业社团与一般社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“专业性”及“创新性”,是将“双创”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一项可行途径。目前,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尝试建立“创新创业”社团的模式。打造专业创新创业社团,可有意识地吸纳具备各专业背景的学生,弥补单一专业知识的缺陷。

(四)基于手机App的知识挑战

众所周知,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,手机App具有便携性、定制化、互动体验强等平台优势,基于手机App的知识挑战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,以游戏化、娱乐化的方式,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的方式进行颠覆性的变革。根据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合理设计信息素质教育游戏,既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效果,也不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。

四、解决痛点问题融入

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痛点问题促使“双创”教育融入专业教育,基于专业课程教学及相关产业融合过程中有待解决的痛点问题,设计并让学生挑战痛点,在考核评价时合理改变权重,引导激发学生思考,发现创业商机,开发创业项目,提高“双创”能力。

五、专业实验教学项目融入

通过专业实验教学项目,可以有效地将“双创”教育融入专业课程,并对专业实验项目参与式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流程图做出如下构想:根据专业课程重点难点的实验实训要求,在关联部分设计实验项目,本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,邀请老师对实验项目进行指导;根据项目需求安排两位导师指导,专业导师负责科研方面,指导实验教学项目中遇到的专业性难题,创业导师则指导学生对项目市场需求、可行性进行分析。本构想将“双创”意识和能力融入实验实训项目,从而挖掘、改造专业课的产学研实践项目,设计出新的面向专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目标实验项目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实践,并且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可以进行学分认定。

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,是系统性工程,是一项深层次的教育改革,涉及面广、难度大,需要高校整体设计和专业具体融合。“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”,如何将专创融合教育“燃”起来?这就需要高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心思考,大胆创新,身体力行。

今后,在推动专创融合上需要做到以下六点:第一,全面树立“专创融合”的教育理念;第二,着力开发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;第三,切实加强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;第四,抓紧构建统一协调的教学组织管理机制;第五,加快建立教育教学成果激励和保障制度;第六,組建高校教育改革专家团队,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改革试点。创新强国、创业兴邦,创新驱动呼唤更多人才,愿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,打造“双创”人才培养新高地。

----来源:中教思祺公众号